【福建日报】屈彤 吴夏晴:陈宝琛的金石著录及价值

发布者:刘为晨发布时间:2023-10-17浏览次数:18

【福建日报】屈彤 吴夏晴:陈宝琛的金石著录及价值

福建师范大学 2023-10-17

陈宝琛的金石著录及价值

(来源:福建日报  2023-10-17  11  理论周刊·读书)

屈彤 吴夏晴

陈宝琛家族自陈景亮起,三代皆有金石收藏之好,且都与当时的金石学家有所往来。清光绪四年(1878年),陈承裘曾将自己收藏的汉印辑为《澂秋馆汉印存》。此后,陈宝琛整理了祖孙三代的金石藏品,以父亲的书斋为名,辑为《澂秋馆吉金图》《澂秋馆藏印》《澂秋馆印存》《澂秋馆封泥考》《澂秋馆封泥考存》《澂秋馆藏古封泥》等书。其中,收录器物最多、最重要的为《澂秋馆吉金图》《澂秋馆印存》《澂秋馆藏古封泥》三书。

《澂秋馆吉金图》最早于1927年出版,由周康元传拓、孙壮编次、北平商务印书分馆石印的1931年版现藏于国家图书馆,收有三代青铜礼器、兵器,汉青铜实用器,唐宋元明铜杂器等,其中青铜镜为多数,计二十四面。

《澂秋馆吉金图》中有罗振玉、王国维、丁佛言的题跋和考证。据张爱华统计,全书罗振玉单独题跋十三处,与王国维共题四处,总计十七处;王国维单独题跋六处,与罗振玉共题四处,总计十处;一处还有丁佛言用大篆金文所作题跋和陈宝琛自题。

陈宝琛在“跋”中较为详尽地叙述了陈氏家族三代人的金石收藏渊源,以及萌生将家藏吉金辑录成书的原因。罗振玉在“序”中也提到了陈宝琛编为吉金图影印本的缘由。即因目睹吴式芬和陈介祺两家收藏的古彝器被火所毁,而且世事动荡,在陈宝琛父亲陈承裘的藏品中,只有保存在闽县家中的尚且完好,加上陈宝琛自己后来又增添了新的收藏,于是他决定将家藏古彝器编录为《澂秋馆吉金图》,将陈承裘的收藏公之于众。

罗振玉对《澂秋馆吉金图》有较高的评价,认为此书有“三善”:“窃谓此书之成有三善焉。循器款并模之旧惩萨阮诸家之失,一善也。绍先人未竟之志,餍海内乐观之心,二善也。抱遗器于板荡之余,存斯文于绝续之际,使读者缅怀轨物,慨念先刑,三善也。”

在冰社成员的帮助下,陈宝琛又辑《澂秋馆印存》,由周康元传拓,经陈叔通先生介绍,在商务印书馆出版,成为研究古玺印者必备之书。

《澂秋馆印存》版本主要有三种:民国十年(1921年)钤印本10册;民国十四年(1925年)钤印本10册;1988年上海书店《中国历代印谱丛书》重印本1册。

该书收有古玺54方(包括官玺1方、私玺11方、成语玺31方、单字玺11方)、秦玺106方(包括私玺79方、成语玺16方、单字玺11方)、汉印540方(包括官印88方、单面私印359方、成语印21方、双面印61方、套印11方)及宋元杂印15方等,共计715方(套印一组为一方)。张爱华指出,“印的材质绝大部分为铜印,有两枚玉印、两枚银印、一枚铁印。印钮有鼻钮、龟钮、瓦钮、驼钮、覆斗钮、亭钮、台钮、兽钮等”。涵盖了玺印的大部分钮式。

陈宝琛所涉猎的范围极广,收藏著录的印章皆为精品。戚叔玉在上海书店影印版前言中写道:“(陈宝琛)所涉博广,而撷取必精。制作谱之前必反复择其质文精美,了无瑕疵者。数十年来选得精品八百钮,于一九二四年命良工洗印、选泥,钤拓成谱,共得十部,至今尤为难得。”

罗振玉对此谱评价颇高,将其与陈介祺《十钟山房印举》、吴式芬《双虞壶斋印存》两部颇负盛名的印谱并举,可见其价值。谱中“执法直二十二”“大官监丞”“修合县宰印”“敦德步广曲侯”“椎斧司马”“冀州刺史”六方印为澂秋馆所独有,不见于同时期其他印谱。其中“冀州刺史”印被罗振玉誉为“印林鸿宝”,《澂秋馆印存》成书前的历代印谱均未著录,这是“刺史”一职首次在印章中被发现。

澂秋馆藏的大部分玺印在1951年前后,经罗福颐鉴定,由文化部文物处收购,1956年拨归故宫博物院。

在请拓工摹印著录《澂秋馆印存》后,同年,陈宝琛又请周康元将家中所藏数百枚古封泥进行传拓,著成《澂秋馆藏古封泥》五卷,由宝熙题签,罗振玉题牌记。其版本有三种:民国十三年(1924年)拓印5册;民国十五年(1926年)周希丁拓印本5册、又4册;1991年上海书店《中国历代印谱丛书》重印本1册。

谱中封泥是陈承裘以京曹随宦关中时搜集到的。其中包括官印封泥209方(包括“汉朝官印封泥”9方、“汉诸侯王属官印封泥”38方、“汉列侯属官印封泥”12方、“郡县官印封泥”146方、“汉蛮夷印封泥”1方、“新莽伪官封泥”3方)、私印封泥28方、无考各印封泥5方,共计242方。

以上著录涵盖了青铜器、玺印、封泥三个门类,可以说是陈氏众多金石著录中品质最高、最具有代表性的三部。陈氏的金石著录完善地记录了其家族的收藏。这些著录虽然所载内容不同,但都有共同的特点——

一、鉴别精审。罗振玉说陈承裘“笃嗜古彝器,鉴别至精”,《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介绍《澂秋馆吉金图》时也提到“澂秋馆藏器素以鉴别精审,不厕赝鼎著称于世”,可见陈氏在金石鉴定方面水平极高。而《澂秋馆印存》更是经陈宝琛反复筛选,只有质文精美、毫无瑕疵的才能被收录。

二、传拓精良。三本著录皆为周康元所拓。周康元擅传拓和篆刻,尤其在全形拓领域成就颇高,金石学家陈邦怀曾对他的立体拓作如下评价:“审其向背,辨其阴阳,以定其墨气之浅深;观其远近,准其尺度,以符算理之吻合。君所拓者,器之立体也,非平面也,此前所未有者。”《澂秋馆吉金图》最能体现周康元高超的全形拓技巧。潘主兰曾评价《澂秋馆藏古封泥》“椎拓最精,为各集之冠”。

三、学术价值高。《澂秋馆吉金图》不仅有器物款识,而且著录了器物的详细重量尺寸信息,具有极高的金石学价值。器物后更有罗振玉、王国维、丁佛言等学者名家的题跋和考证,对历史学、古文字学也都大有裨益。

可借以考证历史的,如《尚书·尧典》中用“宅嵎夷”代称“宅东”,唐兰先生结合《澂秋馆吉金图》中作册般甗铭“王俎人方无孜”,认为人方即夷方,是东夷之地。东方民族称夷,用夷称东方,是当时惯例。《澂秋馆印存》中的玺印,如“执法直二十二”“冀州刺史”等,不仅印谱罕见,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史学价值。对封泥的著录比印谱晚,《澂秋馆藏古封泥》是继吴大澂《封泥考略》之后的一部重要的封泥著录,其中著录的封泥也有证史、补史的作用,可为西汉时期职官研究提供丰富的材料。

考证古文字形义者,如王国维在《澂秋馆吉金图》相关题跋中,根据有关传世文献指出,古文“穌”(苏)字从“木”不从“禾”,《说文》释为“把取禾”是望文生训。嗝比簋题跋中,王氏又根据著录的嗝比簋,结合散氏盤,指出该簋及端方所藏鬲攸从鼎之皆为“从”字。罗、王等人的考证在现在看来未必准确,但的确反映了那个时代古文字考释的水平。

陈氏家族作为显赫的科举世家、名门望族,既有经济实力进行广泛的金石收藏,又皆具备金石研究的热情和能力。经过祖孙三代的积累,陈氏家族的金石收藏蔚为大观。虽然陈氏家族的金石收藏以私家藏器的形式保存,但是在冰社成员周康元、孙壮的帮助下,运用当时最为先进科学的方法,陈家金石藏品得以全形拓印,辑录成书,最大限度地呈现金石原貌。总之,澂秋馆的金石著录,展现了显赫一时的“帝师”陈宝琛及其家族的收藏实力,也为后世保留了精美的材料,对金石研究、史学研究和古文字学研究都具有难以忽视的价值。

(作者单位:云开体育)

https://fjrb.fjdaily.com/pc/con/202310/17/content_312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