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纪要丨劳悦强:文内文外看孔子所讲的女子与小人

发布者:陈鑫铃发布时间:2024-11-21浏览次数:11

孙琳琦


20241121日,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客座教授劳悦强教授为云开体育(中国)师生带来题为《文内文外看孔子所讲的女子与小人》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于邵逸夫楼二楼闽台文教融合发展实验室报告厅举办,由刘杰阳博士主持。刘博士对劳悦强教授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劳教授的学术成就。

讲座伊始,劳悦强教授概述了问题的起源。自二十世纪初,诸多学者以“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一语为据,批判孔子对女性的歧视。劳教授指出,时代背景对学者解读《论语》此章产生了重要影响,劳教授从概念范畴、语用分析、文脉内证、文际互证和义理通贯等多个维度重新审视。

劳教授首先深入探讨了相关的性别偏见问题。《论语》的今译本普遍将“女子”视作“女性”或“妇女”的泛称,而在古代,朱熹注此为家仆,并无性别含义。劳悦强教授对“女子”一词的概念范畴和语用意义进行了剖析。他强调,“女子”虽含生理性别之意,其应用却并不一定针对生理性别。如“妇孺皆知”中的“妇孺”,其取意无疑是相对于成年男性而发的,因为“孺”的意涵包括男童和女童。由于中国古代教育不普及,在一般情况下,有机会接受正式教育的人多是男性,而有知识学问者则为成年男性,因此成年女性和孩童常常被视为知识贫乏的两类人。可见“妇孺”并列的取意并非在于生理性别,而在于“无知”。如果“妇孺”取意在于生理差别,则“妇”跟“孺”两个范畴的意指就有所重复。同理,“小人”在语用上属于特殊范畴,其对应的“女子”不该为女性的泛称。

其次,劳教授详细阐述了“女子”对应的特定含义及相关文献证据。教授指出,若以道德品格而言,“小人”已包含男女,无需特别提及女性。因此,“小人”应指向一种社会地位。“女子”应与之属于相同的社会阶层,即婢仆、妾媵等角色。而孔子如此称呼仆隶下人,可能是他个人使用的一种昵称。劳悦强教授认为,古书中的两性对言多指男女在礼仪上的行为规范或生理差异,而非两性独特的品德。根据《论语》一书的记载,孔子也从来没有以性别来概括一个人的才能和品格,也可说明此处“女子”非泛论女性。

再次,劳教授讨论了文本内证及以经释经的问题。他点明“远”与“近”是本章的另一个关键词组。君子与家仆、臣下存在主仆关系,自然有“远之”与“近之”的困扰。教授引用文献,说明古书中的“养”针对名分而言,含有役使之意。古代贵族之家常畜养臣妾,故其养育之道值得探讨。

劳教授以朱熹之言作为结语,告诫同学们在阅读古书时需回归文本,避免先入为主的偏见。此外,劳教授补充了《论语·阳货》中的“文外”视角,表明汉儒解读中的政治色彩。劳教授指出,汉儒引用本章,旨在谏言皇帝关于外戚主政的危害,而非关注训诂。这类特殊解释影响深远,尽管后世未必遭遇外戚之患,但后儒往往以汉儒解释为基础理解本章。

讲座的最后,同学们向劳悦强教授请教了文内文外与今古文经学的对应联系,以及是否应推崇以文义出发的古文经学治学方法的问题,劳悦强教授均予以耐心解答。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向劳教授表示感谢,本次讲座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