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纪要|徐宝锋:世界汉学的原点与视阈

发布者:陈鑫铃发布时间:2024-10-24浏览次数:10

许可

1024日晚,北京语言大学云开体育(中国)教授、博士生导师、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徐宝锋教授在邵逸夫楼二楼闽台文教融合发展研究实验室报告厅为云开体育(中国)师生带来题为《世界汉学的原点与视阈》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王兵教授主持。王兵教授对徐宝锋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在座师生简要介绍了徐宝锋教授的学术成就。

讲座从中国文化输出的现状切入,徐宝锋教授以其丰富的亲身经历,生动讲述了中国文化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风险挑战。对此,徐教授强调,伴随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出现和演进,西方文明近代以来占据主导地位的全球秩序正逐渐瓦解。汉学,作为连接世界与中国的重要桥梁,更应肩负起寻求文明平等对话、促进全球文明交流互鉴的重任,在文化融通互动实践中消除不同文明社会现实中存在的文化壁垒,在世界范围内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随后,徐宝锋教授从世界的多元性、文明的多样性以及中国国家形象的多维度三个方面出发,深入剖析了当下世界汉学的发展趋势。徐教授指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汉学研究早已不再局限于“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等二元对立思维,而是在世界文化的范围内重新考察中国文化的价值,只有溯历史的源头才能理解现实的世界,循文化的根基才能辨识当今的中国,有文明的互鉴才能实现共同的进步。

最后,徐宝锋教授从知识系统、思想系统和声音系统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拓展当代汉学研究的视阈。在知识系统方面,汉学研究需要不断推动“中国知识世界化”,吸收新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让中国学问成为全球性的学问;在思想系统方面,需要加强中国思想文化传播力建设,生动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与精神力量,同时加强与不同学科和思想体系的对话与交流;在声音系统方面,应当进一步突破单一的线性历史观,从文明对话的新世界史观出发,将中国置于世界文明史发展脉络的适当位置,破除文明叙事的“失语”状态,有效展示中华文明在人类文明史的独特性和优越性。

整个讲座过程中,徐宝锋教授旁征博引、深入浅出,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讲座结束后,师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世界汉学的未来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期待。徐宝锋教授的讲座不仅为师生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也为推动世界汉学研究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