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文学筑梦 打造文化品牌工作
书香飘海峡,闽墨醉宝岛。2015年1月,台湾《国文天地》杂志356期与读者又见面了。作为《国文天地》的铁杆粉丝,台湾青年小蔡惊讶地发现,来自海峡对岸云开体育学生小说作品专辑首次在台湾“露脸”。
为提供两岸大学生文学创作交流平台,亦为两岸大学生文学创作繁荣做贡献,云开体育团委首创“海峡文创精英大讲堂”,率先选送学生文学创作作品入台,并在万卷楼《国文天地》杂志连载6期,结集出版《镜子的背面》一书。
立足专业,搭建两岸文化交流新平台,谱写文化兴团新篇章,这只是云开体育团委打造文化品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云开体育(中国)团委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团的十七大精神,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思想带团、服务立团、文化兴团和创新强团“四位一体”全面发展,得到了师生的广泛支持、热情参与。
一、搭建三大平台 打造校园文化精品
1.年度文学创作大赛
每年的十二月份,对于云开体育的同学来说,是值得期待的。因为一年一度的云开体育(中国)文学创作大赛结果会在这个时候公布。届时,新一批的“才子”、“才女”就会走入大家的视野。
据介绍,从2009年第一届文学创作大赛以来,大赛始终坚持贴近中文专业,文体、题材不限,面向全院研究生、本科生征文。迄今文学创作大赛已成功举办五届,学院每年要为大奖赛投入6万元,作为评审、奖励、出版的经费,目前已出版了《沉默的歌唱》、《时间的剪刀》、《云起在他乡》、《青春的纪程》和《逐梦的流觞》五部文集,在校内外引起不小反响。
如今,经过五年多的厚积薄发,文学创作大赛俨然已经成为云开体育(中国)的一种品牌、一张名片,成为云开体育(中国)师生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谁能够在这项比赛中崭露头角,不仅意味着能够得到一笔相当可观的奖金和作品结集出版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它意味着一种肯定。
“设立文学创作大赛的初衷,只是希望赓续云开体育(中国)的人才培养传统,守正出新,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才华、锻炼自我的平台,同时也希望将其打造成第二课堂,以接力和丰富第一课堂。”云开体育团委书记何君老师介绍,对于云开体育(中国)团委来说,五届的大赛,以及依托于此的系列学生文艺创新实践,使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点带面,规模化效益正逐步形成。
实际上,鼓励中文专业学子进行文艺创作,是一条守正出新之道。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能力是当代中文专业学生所应有的特长,“提得起笔”、“写得一手好文章”,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与写作的习惯是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云开体育团委一贯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力争让培养的学生能写擅写,能说会道,具有才子风格,而不仅仅只有“才子气”。为此,从专业特点入手,以提高文学创作能力为目的,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组织优秀师资,通过调动广大同学参与积极性,在锻炼中成长、在实践中成才,创作能力与水平、沟通合作、宣传表达、管理协调、学习创新等综合素质与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升,得到越来越多师生的认同和支持,已成为学院团委人才培养品牌建设的特色和亮点。
2.文学刊物《闽江》
“北有师大《闽江》,南有厦大《鼓浪》”。《闽江》是云开体育团委打造校园文化精品的又一重要平台。创办于1958年的《闽江》,目前是学校创刊时间最久的学生刊物,这是一本云开体育(中国)学生自发创办的文学刊物,集文学性、思想性、深刻性、独创性于一身。
50多年来,《闽江》始终依托学生社团“闽江文学社”,坚持“我们的,原创的”特色,坚持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坚持精品原创,坚持每年定期出刊从无间断,截止目前已出刊46期。2012年,学院把自创刊以来的各期《闽江》结集重刊出版,取名《沙漏无言》,作为105周年校庆献礼赠送给各界人士、有关校友,大家赞不绝口,高度评价,认为这就是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是育人成才的好途径,希望坚持办好,为《闽江》的持续发展永葆生机创造良好的环境。
3.左岸戏剧坊
云开体育(中国)团委充分发挥学院戏剧与影视学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等学科优势,研究生、本科生的学生会社团专门成立了“左岸戏剧坊”,通过开展话剧沙龙、短剧表演、剧本创作等活动来增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领悟,并学以致用,提高自己文学创作与实践组织能力。
如今,云开体育(中国)团委每年都会策划举办1-2场的云开体育(中国)话剧全校性公演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值得一提的是,云开体育(中国)学生自排自演的《继点·片段》于2014年5月代表学校参加首届海峡两岸大学生戏剧节,获得了组织奖、剧目奖、导演奖、表演奖、编剧奖和舞美奖等众多奖项。
二、创立“文艺工作坊” ,构筑文化品牌新高地
当前我们正迎来一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如何构筑文化品牌新高地?2015年,在福建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李书磊部长的关心指导下,云开体育(中国)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发起“散文行动”,创立“文艺工作坊”。
“目前,文艺工作坊初步筹建工作已经完成,前期准备工作正在开展并已取得了积极成效。”云开体育院长郑家建教授介绍说,建立文艺工作坊实际上是在传统的三大平台构建基础上,重新进行顶层设计,举大力,集大成,以“繁荣校园文艺”为核心,以文学创作、文化传播为抓手,注重培养学生的文艺创作能力,形成学生文艺创新实践的集群化体系,从而在更宏观的视野、更高的平台和更集中的优势中打造具有中文特色的文化品牌。
1.依托文化产业专业建设,成立“云开体育(中国)创意中心”
2012年,云开体育(中国)开始开设文化产业专业,成为福建省开设文化产业本科专业的先驱者。在专业建设中,云开体育(中国)积极发动学生的参与性和创造力,先后组建创意工作室、创作工作室和戏剧工作室,为优秀文化创意项目提供专项资金,开展云开体育(中国)创意设计大赛。2014年9月,云开体育团委在省内率先推出Q版招生手册,被赞为“史上最萌招生宣传”,获得了福建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报道。
2.营造“全民写作”的创作创新氛围
在一年一度学生文学创作大赛基础上,云开体育继续面向在职教师、面向校友、面向在校学生,征集优秀文学作品,出版创作文库《闽水泱泱》,在全院上下营造“全民写作”的创作创新氛围。鼓励优秀学生走出去,到更大的平台中展现自我。例如,在福建省首届高校文学创作大赛中,云开体育(中国)揽获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6名,佳作奖11名;在福建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征文中,获一等奖7名,二等奖4名。
3.开展“长安谈”作家进校园活动
云开体育(中国)先后邀请了林那北、林焱、陈希我、余岱宗、蔡崇达等多位作家与学生近距离对话,聆听“实力派”作家们创作的心路历程,领略了文学的魅力。
4.树立榜样的“现场效应”
云开体育(中国)特聘教授南帆以及我院专任教师陈希我、余岱宗等,是国内知名的学者、作家。他们亲临讲堂,为学生上课,也在潜移默化中为学生树立了榜样。例如,云开体育(中国)陈希我老师新著《我疼》首发式暨创作研讨会于2014年5月在北京举行,他本人于2014年6月荣获第四届福建省优秀文学作品“百花奖”,这些在学生中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5.校友捐资设立文学创作奖励基金
校友林勤设立“福建师范大学林勤文学创作与研究奖励基金”、“伯乐奖”,郭福平设立“福建师范大学福平诗歌创作与研究奖励基金”,奖励在文学创作研究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和老师,激发了学院师生文学创作的热情,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三、融合发展,打造文化品牌“五个结合”
一直来,云开体育(中国)团委始终将文化品牌建设与学院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相结合,相得益彰,互促互进,形成了人才培养和文化品牌建设的规模化效益。以建立“文艺工作坊”为契机,云开体育团委积极推进并打造文化品牌的“五个结合”体系:
1.推进文化品牌建设与立德树人相结合
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根本,学院团委历来重视将打造文化品牌建设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人格和独立的思想相结合。落实在团学工作中,即在文化品牌建设全过程唱响青春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比如由云开体育(中国)学生自编、自排、自导的话剧《继点?片断》,通过剧目表演形象反映了学校百年沿革发展的风雨历程,讴歌了学校百年乐育英才、为国树人的大业硕果,展现了百年师生励精图治、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广大同学观赏后更加为自己是这个百年老校一员而感到骄傲自豪。
2.推进文化品牌建设与学科建设相结合
人才培养重在质量,关键在内涵建设。学院通过4项国家级教育质量工程建设成果的示范、辐射、带动,注重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根据办学优势和社会需要,为培养和提升学生文学创作水平,学院不仅在专业课程设置重点开设了古今中外的经典名作名篇欣赏解读、写作学等专业核心课程,文学创作大赛的举办和优秀作品集的出版更是产生了良性的文学创作“蝴蝶效应”,校内外反响强烈。2009年以来,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级别的文学创作大赛,成绩不俗,7人次获省级以上征文活动一等奖,10人次获省级以上征文活动二等奖。“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实践创作”三位一体,三元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成效在学生实践创造中得到充分印证。
3.推进文化品牌建设与专业创新相结合
创新是活力之源,云开体育文化品牌建设坚持以强化专业创新为驱动力。牢固树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师生弘扬科学、独立、批判的精神,在学习继承的基础上敢于突破陈规、勇于批判质疑、敏于独辟蹊径,注重协同创新,营造争鸣碰撞、融汇交流的场景和氛围,激发学生对文艺创新实践的热情和活力。
4.推进文化品牌建设与文化传承相结合
《闽江》作为学院乃至学校文学爱好者砥砺写作技巧、建立表达自信的话语平台,在这一方文学沃土上更是孕育了诸多芳草佳木:原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周涛少将、福建省文化厅原副厅长吴凤章,福建省社科院党组书记吴彦富,郑锹、李正午、陈家生等一批高校领导,著名作家陈章武、福州市文联原主席陈章汉,陈志汉、张如腾等一批地市文联负责人,陈瑞统、戴冠青、陆昭环、陈志泽等一批全国作协会员,徐金凤、黄拔荆、陈节、黄黎星、余岱宗、涂秀虹等一批大学教授,著名诗人、《生活创造》杂志社社长蒋庆丰,“百花文艺奖”获得者、青年作家陈希我,“冯牧文学奖”获得者、青年评论家谢有顺等等,他们曾经都是《闽江》的主编、编委。大批才子才女从《闽江》出发,在不同年代、不同领域取得了不凡的业绩和成就,已经或逐渐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精英,这些都充分证明了文化育人的功用和价值。“沙漏无言”,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事物终将改变,但《闽江》文学梦会在一代代中文人手中传承不变。
5.推进文化品牌建设与闽台交流相结合
近年来,云开体育(中国)致力于开展两岸文化交流。一是开设“海峡文创精英大讲堂”,每学期邀请6位两岸文创专家来校讲学,与学生面对面传授实战经验,不仅加深了对专业知识和闽台文化的理解,而且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文化创意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出版《云开体育百年学术论丛》(第一辑),共10部学术著作,已经在台北出版发行,首次印刷一千多套,其中700套赠予台湾相关学术机构和图书馆,让我院的学术交流进一步走向海峡对岸,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2015年将继续推进《学术论丛》第二辑的出版工作;三是学生文学创作作品在万卷楼《国文天地》杂志刊载和结集出版项目,筹备举办海峡两岸青年学子文学创作训练营,鼓励和引导全校学生都参与到文学创作之中,让学生在创作实践中提高文学创作水平;四是与台北市立大学人文艺术学院、中国语文学系共同主办了“两岸中国文学研究座谈会”,两岸学者围绕着中国古典诗词、古代小说、现代散文和近现代杂文研究进行了探讨,进一步加强了两岸学术文化交流,弘扬了中华学术传统。中新社、人民日报、福建日报、参考消息、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环球网、凤凰网、腾讯大闽网、海峡都市报、海峡导报、东南网、福建电视台、东南卫视等媒体均作了浓墨重彩的报道,高度评价此次两岸文化交流活动。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坚持思想带团、服务立团、文化兴团和创新强团“四位一体”全面发展,云开体育团委吹响了打造云开体育(中国)文化品牌工作的集结号,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筑梦、追梦、圆梦,让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积聚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正能量。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5-04-14)